身為一位hunter, 每天工作除了挖角跟談話或是職涯規劃討論以外,
常常會給一些人"建議" 但這個建議僅供大家參考,因為hunter的確看得不深卻看得很廣,
知道太多人離開一些公司有許多原因,加入一間公司也是,以下提供幾個最常被問的問題給大家參考,如果你也陷入一個不知如何是好的狀態,
除了算命以外,的確是可以再看看hunter的建議喔!
根本原則,在接受一間公司offer 之前,你可以想一下你在這間公司的畫面,或是公司內部狀態,你自己看到的。
再來參考網路上的資訊門來下決定
a. 我有A,B, C三間公司offer. 我該如何選擇?
舉例: 我拿到趨x科技offer跟Yaxoo offer, 跟一間新創公司的offer, 該如何選?
第一個當然我們會比title, 跟薪水,這是理性面,
再來看公司發展性,你所待的部門是不是核心team (會不會出差. 會不會用到英文,team member多扎實. 工時等),
最後如果這幾個你都不知道該怎辦的話,你直接思考一下, 主管,未來會帶你的人是誰,或是同事是誰,
這其實是最實際的! 常常聽到的離職原因是 跟主管不合,同事推卸責任,太常加班等等。
新創公司有一大部分要憑著熱誠,勇氣跟敢下賭,如果你本身就是個可以賭的人,新創公司的確可以讓你身經百戰! 但是.....後果你自己承擔壓!
所以offer 該怎麼選,見仁見智。 但絕對會建議你詢問一個你認為還ok的hunter, 或是前主管為主要參考,再來看網路資訊跟同儕意見。
每間公司都會行銷,所以讓你看到光鮮亮麗的那一面,但你不知道iceberg底下那一大片隱藏的玩意..是會害到自己履歷的。
b. 我可以在離職原因上直接提到我是被fire 還是要寫職涯規劃?
如果是因為組織縮編或是正當原因遭資遣,請直接大聲說出來不要想其他藉口或覺得很怪,台灣景氣這幾年都差不多,只要你不要是沒做事被資遣都沒事。
職涯規劃是大家都會講的,但你也要想一下到底你職涯是規劃甚麼吧........
比如說我遇過職涯規劃說想要更好的title, 但接下來他的兩間公司都一樣的title, 你不會覺得這個人哪裡怪怪的嗎?
ex2: 離職原因: 搶救婚姻危機。 這種也是可以被買單的
ex3: 離職原因: 休息。生病。開刀 能講出原因也是可以被買單的,但也會被concern 健康問題等等等
c. 多久算是Jumpy? 一間公司待多久才比較會被認可。
基本上是三年左右,一年半也是可以,但一份工作到兩分是這樣ok,其他當然五年左右,越資深越不應該太jumpy
第一年只是學皮毛,第二年有自己的皮毛,第三年學著告訴別人皮毛,第四年看你還缺啥其他皮毛。
如果你是有資深經驗的人,注意一下盡量不要穩定三年就跳一次,公司在僱用你第二年以後就會開始擔心你是不是又再找其他機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蛇,你是老闆的話你會怎麼想?
d. 離開職場多久會找不到工作?
隨著年紀越大,找工作難的程度是越大。
基本上一年內都可以接受。只要有正當理由,一年以上就怪了。 豬哥亮先生都說他出國深造是吧。
但盡量不要講景氣不好所以找不到工作,奇怪,那怎麼有人景氣不好還是找的到工作,不對吧!?
e. Reference有用嗎?
當然! 所以平常要好好的經營自己的人脈,我遇過幾個到final round, 但是最後一關因為reference check炸掉的。
千萬不要以為每個同事你跟他都是好的,工作中大家好聲好氣,私底下...不一定.... 你覺得你過去有幫過這個人,所以他reference一定會挺你,但你就錯了..他會講實話。
Reference可信度多少? 搞不好這個問到的人在公司是被排擠的,他講的話不可信阿!?
是的,所以reference通常不會只做一個,會針對同儕,前主管等不同方式去問,加上問題絕對不會很common sense, 所以是問得出來的。
不過注意一件事情,現在是有個資法的,所以的確reference 是要經過當事者答應才能做得,可是你也知道台灣很小,所以打聽是打聽的到也抓不到..
在公司表現還是好一點逼! 不要太大牌!!
F. 我可以轉換產業or function嗎? 轉換了以後有辦法回到我原本產業嗎?
恩,是可以的。但也仔細思考一下你為什麼要轉換產業? 如果後悔,沒意外你是有一次回鍋機會的。
舉例: 我現在在FMCG 我覺得好累,想轉到IT產業 (但是IT產業也很累) 那就要找到你的Why
舉例: 我現在是熟悉金融業的sales, 電信業的sales 我超強所有account我都熟, (那你就別想要換產業了....)
舉例: 我現在是軟體工程師,我想換到FAE/Sales, 可! 你可以回鍋一次. 但通常是很難轉回RD, 除非公司真的很缺人或是你有無比的決心。
舉例: 我覺得我做hunter 好好玩,我想試試看。 可! 但你知道hunter的職涯路線是怎麼走嗎?.....
另外,有些人是想從甲方(USER) 到乙方 (Vendor) ,通常user side比較穩定,vendor side挑戰性高,在user side太久的人安逸慣了,會不習慣步調的,
所以.乙方到甲方很容易,甲方到乙方...需要多一點能力,就看你希望職涯是甚麼路線囉!
G. 最近很多國外的Hunter打給我,我不知道要不要相信,我也不知道我要不要relocate
中國一去不復返。 我必須告知這個可怕的事實,很多人跑去大陸當官當爽了,回台灣是拉不下臉的。尤其是越資深的人,再來一個,你回台灣在怎麼找還是會找你去大陸出差的。
香港美國新加坡一去可復返,只是薪資問題。 但是有些position的人要注意,Sales. 特助。這兩個角色通常是最難回祖國台灣的。你回台灣在怎麼找還是會找你去這些國家出差的。
如果你有家累當然不要阿!!!! 小孩長大沒看過爸爸幾次,小孩就要嫁人了,成何體統!!! 工作是為了家人,那這不就矛盾了!
(但是如果有機會是可以讓你出差到其他國家的,當然可以接受)
對於一些國外公司你不知道到底評價如何,深怕去了到時候後悔回來很丟臉 (歡送會都辦了) 該怎麼半?
以下這個網站可以去做些搜尋 glassdoor.com 這個是看一間公司評價的,可以做參考
H: 我有創業夢
這裡我就要比較多話了。現在的政府,業界,很多有的沒的活動在鼓勵大家創業,政府也挪用資金,讓大家覺得好像創業就是很文青很不一樣,
我必須說一個實話,每個人都有創業夢,只是有沒有執行而已 (我也很想有一個自己的品牌阿!虛榮心這麼強),
有些人是不管怎麼樣. 人生沒有其他目標只有創業,這種人看得出來他的個性的
仔細思考一下你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吧?
當然我們也看到有些創業團隊是去年今年風光,隔一年財務出問題,所以出來看機會的。
創業不太可能靠個人,需要一個團隊才能不停複製,還有一個神奇的Business Model. ,找到對的partner, 對的投資這些都很重要。
舉我自己來說,經過幾年的工作經驗,我知道我是一個很沒有勇氣承擔風險的人,我就是一個諸葛亮派的,所以對我來說適合的創業就是小額創業,團隊合作。
大家都在找機會,但也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或是可以兼著當副業做,做到最後有心得了再來思考,主業跟副業的選擇right right!
千萬不要一面試就跟面試官說你未來想創業阿!! (就跟你交女朋友當下跟他說我未來就要跟別的女人結婚我現在只是學習依樣蠢到爆)
最後,真的一圓夢想,兩年內回鍋職場是有機會的,但就要看你多會做人了。
比如說你是工程師,跑去開一家咖啡店,這個回職場是沒問題的,因為目前業界超缺!!
但是比如說你是做了三四年的人壽業sales, 回來說你要當B2B Sales或是PM, 說你人脈很廣. 你覺得.....有可能嗎............
以上幾個問題僅供參考,
有更多問題歡迎寫信 sherry.hsieh@tw-rising.com
我很忙,但有空我會回你的!!!